装博会视点丨陈∏晔谈文化科技金融三元融合Ψ的契机

更新时间: 点击次数:1938次

 
为期三天的国内首个国际文化装备博览会(简称“装博会”)已经圆满降下帷幕,其中于6月17日上午↙举行的2018上海文化科技金融论坛,大咖云集,吸引了众多媒体的关注。人民网、新华网、中新社、文汇报、每日经济新闻等媒体纷纷发文,报道∑论坛中的观点与亮点。
论坛上,上海博「雅集团总裁陈晔在圆桌论坛环节中,围绕“文化+科技+金融 三元结构融合发展”这一主题,表达了自己的思考,提◣出了三个“契机”和三大“不足”。随后,陈晔还接受了第一财经电视和浦东电视台的采访,就金融如何更好地扶持↓文旅发展、本次论坛的重点与热点等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ω问。
想知道陈总究竟说了些什么?
采访视频与全文详见下文
【圆桌论∞坛发言】
 
作为论坛的主办方之一,我首先代表上海博雅集团感谢所有在端午假期☉中前来参会的嘉宾们。
文化+科技+金融的话题,这几年随着国家的消费升级,日益成为大家讨论的焦点。今天,我想跟大家分享文化科技金融三元融∴合的三个“契机”和三个“不足。
首先是“契机”。第一是政策契机,随着上海“文创50条”和《促进上海文化装备产业发展实施办法》的出台,文化创意产业迎来了重要的发展⌒机遇;
第二是消费红利的契机,随着文旅消费的迭代升级,给整个金融行业带来巨大改变,让大家可以享受这个大∑ 时代的红利。有一个数据可以让大家了解当下的消费需求的井喷程度:2017年我国文★化行业的产值是3.5万亿,旅游业产值是9.13万亿,文化和旅游的融合一共占到国家当年GDP的15%。
第三是科技创新带来的契机。前几年参观上海国际高科技文化装备产业基〖地临港展厅的时候,不少文化装备技术还不够成熟,但这次在装博会现场,看到了全息舞台技术,发现技术的呈现完全可以取代真人的表演,这意味着科技的创新也达到一个惊人的时代。
其次是三个“不足”。
第一是资本驱动的不足,特别是国际资本驱动的ぷ不足。今年初,在陆家嘴文化金融论坛上,有人提到一个数字:在国家【现有的80万亿贷款里面,文化产业的贷款占1%,不到8000万。虽然2017年这个数字已经大幅提升到了5%,但仍有不足和差距。当然,这也意味着◤拓展的空间。
第二是多层次资本市场释放量的不足。装博会之前,可能▆很多人对文化装备的概念并不很清晰,所以很感谢主办方呈现了这次精彩的博览会,让大家看到前沿的高科技。其实文化装备大家并不陌生,一千ㄨ多年前的活字印刷就是文化装备,一千年后的今天,我们又聚焦在这里讨论文化装备,讨论它和文□ 化、和科技、和金融的关系,是很有意义,有承上启下,承前启后的作用。
第三是国内和国◎外对于文化产业的关注度和重视度差异显著,显示了国内在这方面的不足。我国去年的¤金融贷款总额是13.5万亿,文化产业要抢占其中的市场份额还任重道远。谢谢大家。
 
观看采访视频请点击下方图片
陈晔总裁接受第一财经专访卐
陈晔指出,中国的文化产业近年发展非常迅猛,2017年々我国文化产业GDP产值达到了3.5万亿,同比2016年上升了超过30%,同时,旅游行业产值也大幅上升█到9.13万亿,两者加起来,占到全国GDP的15%。今年,文化部和旅游部又实现了合并,表明国家看到了消费▼升级的红利。
但是随着文化、旅游的跃进式发展,金融的扶持手段却还有很大不足。据不完全统计,目前我国金←融机构对文化旅游的支持不超过8000亿的水准,在全国的贷款总额里只占不足1%,虽然2017年这个数据有了大幅提升,达到了5%左右,但仍然】远远无法满足需求,对比其№它行业贷款额15%的标准来看,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。
陈晔总@ 裁表示↓,当前金融机构对文旅产业的举措和支撑不足,原因在于对于文化这个非标准性的产业而言,金融机构很难把控风险,在探讨组建文化类产√业基金方面同样遇到了瓶颈,如何形成投、融、管、退的产业闭环始终困扰着大家。但是现在,随着文化装备★产业的崛起,带来了文化科技金融三元融合的新契机,因为在文化产业中,文化制■造的版图达到了38.5%。
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,上海博雅集团主办∮了这次文化科技金融论坛,把文化科技创新的成果展示在金融机构和投资者的面前,呼吁大家共同来推进文化科技金融旅游的融合发展。未来,借助文化装备融资租赁的形式,可以利用市场行△为,在短◥期内回收现金流,快速覆盖租赁成本,最终完成产业基金投、融、管、退的产业闭环。
目前,上海博雅集团已经在与一些有国资背景的文化投资公司接触,挖掘当地优质的文旅资源,为之寻找和匹配适合的投资项目,让金融为文旅产〒业撑起一片天空。
 
观看采访视频请点击下方图片
陈晔总裁接受浦东电视台专访
陈晔总裁表示,上海博雅集团举办文化金融论坛已经好几年了,从2016年♀的天马论坛到2018年初的首届陆家嘴文化金融论坛,这次2018文化◆科技金融论坛同样是在博雅的倡导下举办的。
文化是一个很难标准化的产业,自己曾经和很多金融机构探讨过金↘融如何推动文化发展这一话题,大家普遍认为文化的内涵很大,但目前金融机构扶持文〇化的手段却非常有限。但是,当上海“文创50”提出文化装备这一概念之后,金融从业者都眼▲前一亮,文化装备作为高科技行业无疑是将整个文化产业中的一大亮点,在全国文化装▃备一万亿产值的市场里,金融机构可以运用更多地手段,例如融资租赁等,来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。
陈晔认为,这次2018文化科技金々融论坛一共有三个值得关注的“点”:一是观点,论坛上,众多业内专家学者以及政府监管机构、金融服务机构的负责人都来到现场,亮出了上海市委市政府如何推动文创50条落地,以及文化与旅游如何进一步融合发展的最新观点;二是亮点,随着我国文化科技水平的不断升级、创新,和国际间的差距慢慢缩『小,这两天在装博会现◇场,大家看到了全息舞台等等高科技装备,亮点多多,让人大开眼界;三是热点,这两天恰逢上海国︼际电影节召开,即使在这样的日子里,装博会和文化科技金融论坛仍然吸引了很〓多媒体的关注,说明它足够“热”。